监香师聆听开示 摄影:常安
印顺大和尚 摄影:常安
四众弟子参加冬季禅七 摄影:常安
聆听大和尚开示 摄影:常安
站板警策开示 摄影:常安
智空法师领众“行香” 摄影:常安
坐香 摄影:常安
相关资料:
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的优波罗花献给释迦牟尼佛,请佛陀为众人说法。佛陀坐上宝座,拈花示众,微笑不语。八万四千听众,苦思冥想,仍无法了知佛陀拈花之深意,只有迦叶尊着露出会心的微笑,与佛陀以心印心。佛陀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付嘱摩诃迦叶”。後来,“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便成为禅宗的起源。
禅宗自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灯灯相传,历28代传至达摩祖师。达摩东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六传至惠能,一花开五叶,祖师辈出,道场林立,无上心法遂於中国广为弘传。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传至六祖以后,四方学者群集,禅宗一派,如日东升,光茫万丈。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首称趐楚。改变东来规范,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百丈创立丛林清规,主张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辅的丛林生活制度,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训。
中国当代佛门泰斗、弘法寺开山祖师本焕长老出家八十余年,一直疾行禅门宗风,弘宗演教,为禅宗在当代的弘传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年长老在扬州高旻寺连续打十三个“生死七”,苦求佛道,传为佳话。本老住世期间,为光大禅门,不顾近百岁高龄,每天出入禅堂,将自己70多年前在高旻寺学习得来的禅堂规矩,一丝不苟地言传身教给弟子们,后来亲自指点衣钵真传弟子印顺大和尚在借鉴历代祖师所制定的丛林仪规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状态,组织、整理出版了一套《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并用现代的传播手段组织拍摄制作成教学片。此举对汉传佛教传统规约的梳理及规范发展意义深远。如今,这一套丛林仪轨已经成为了中国佛教禅堂的范本。弘法寺作为禅宗丛林,每年在冬季春节前都会举行一个“克期取证”的精进禅七。
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了,更无其它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每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在禅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参究。打禅七的方法也有很多,最普遍的是“参话头”;其进行方式是在禅堂内,通过静坐和跑香调和身心以期达到开发觉性的目的。(文:南海佛教 图: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