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宗教研究五十人论坛”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中国道教协会、山东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终南山宗教文化研究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等全国各地的宗教学界知名学者以及云南民族大学的部分师生近百人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宗教与文化多样性”这一理论意义深远、现实意义重大的课题。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曹中建主持,他指出,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社会文化风格的同时,也被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建构。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研究宗教与多种文化形式相互影响与建构的关系是一个重大而深远的课题。本次会议的宗旨即是整合国内外理论成果,认真审视中国社会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蕴含的宗教文化资源,加深对“宗教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总之,深刻认识宗教与文化多样性的内在互动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研究员,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原主任赵匡为先生,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彭金辉教授先后致辞。卓新平在致辞中说,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时代乃异彩纷呈、格外突出。从生态、社会的多样性进而论及文化的多样性,这里就涉及各种文化如何友好交往、和平共处的问题。其实,宗教的存在与交流也突出反映了文化多样性的现象,我们研究宗教就必须关注宗教的多样性存在及其多元文化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宗教折射出人类精神及灵魂的存在,展示了许多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基于人的文明素质和多元文化共在的现实,我们理应认识到各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在、和平共处乃是人类文明的表现,而我们与各种宗教和谐共存、良性互动、和平发展所表现的也是应有的一种文明姿态。所以,作为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积极融入当代世界的中国人,我们就应该尊重宗教、理解宗教、保护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这就是我们必须维护的社会文明理念及社会和谐形态。达到了这一点,也就能实现人类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
卓新平强调,宗教的多样性使人类历史极为复杂。马克思曾说:“研究历史,首先看到的就是所有人都信教。”人类历史在某种文化或精神意义上就是人类的宗教信仰史,而毛泽东也把这种宗教信仰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从人类文明史、文化史的视角来看宗教,是对宗教社会史、经济史和政治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因此,如果我们从政治的角度来研究宗教,就应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尽量避免宗教可能产生的负能量、而全力促成宗教正能量的释放和发挥。对于当今中国的宗教研究者,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努力促成宗教参与建设当前的新世界,实现我们和谐中国、美丽中国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卓新平还谈到,中国当今宗教研究的主流,反映出这种让宗教发挥正能量、正功能的正气,是在为我们和谐社会建设实实在在地增砖添瓦。这种主流只能充分肯定、积极提倡,而不应被歪曲、误解。最近出现了一些对中国宗教学研究说长道短、歪曲攻击的杂音,给人一种“文革”遗风泛起之感。对于这种文风极差、根基脆弱的指责,我们一要说“不”,二要有所针对,即充分肯定我们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研究的正确方向和众多成果。面对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学术等领域的挑战和交锋,我们中国宗教学必须旗帜鲜明、准备充分,扩大我们的学术成果、推动我们的学术研究、走向世界学术领域的最前沿。为此,我们绝不可对中国宗教研究自我否定,也不能因为某些不实指责而气馁、放弃。让我们以千帆齐发之势迎来中国宗教学术的万木之春。
卓新平最后说到,文化对话的展开需要对各自文化资源的发掘、弘扬。而对宗教的理解也需要对其思想理论、精神传承的研习、把握。宗教及文化多样性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及文化元素、有着深厚的信仰及文明积淀。多种文化价值、各类宗教信仰、不同精神智慧,可以给我们今后构建和谐世界带来启迪、提供经验。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形成了华夏文明“一体而多元”的“中和之道”,有着中国信仰精神的“天人合一”。中国文化追求“多样性中的统一”,主张一种“整体性”、“内涵式”和“共构型”的文化发展。因此,我们的文化结构中自然有着各种宗教之位,保持着丰富的信仰传统。就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及核心要素的儒、佛、道三教而论,这三教文化的交流及融合,使理学、心学、道学有机共构,深化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底蕴,提升了华夏思想的灵性境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心性造诣,由此让我们的社会走向成熟,使人们的生活态度达到升华,以富有禅意、哲思和雅趣的姿态而对超越与世间有了一种全新的审视,其“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之旅亦更为平静、深沉、睿智和洒脱。中华文化在这种多元宗教、多样文化的沟通中获益匪浅,其豁达、明智、开放、包容之举使自己的文化体系建构得以更为博大、厚重、广远、开阔、雄辉。在“三教合一”中并没有消减其各教个性,而乃让禅学、理学和道学尽 情发挥,高潮迭起,尽善尽美。
中华多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大一统”的格局中仍然有其百花齐放、多彩纷呈的个性特色,即以多样性的差异、区别而共构其稳态、和谐的整体,用各自千姿百态的倩影来汇聚成美丽而不奢华的共在,这使中华文明含蓄而不张扬,温和却仍有刚强,使其理想境界是“人类一家”、“世界大同”,从而对外来文化所保持的基本态度是开放而不扩张,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宽容、包容而不吞并、取代,同样也是“道法自然”而不强求。我们追求“国家兴旺”、“社会和谐”的进程,是在“多”中求“一”,以“多元一体”来呈现自我,以“多样统一”而与时俱进,这种“一体”或“统一”都立意在“中和”,其“和而不同”允许个性的张扬、差异性的存在;而其“不同而和”则展示了其文化的凝聚力及其共存、共在、共同发展的人生智慧。“同”是一种境界、一种向往、一种梦寻,而“和”则是现实的、当下的、可行的,是在“多元化”、“多样性”中人类真正得以共存的奥妙之处、睿智之举。中华民族的这种“和合文化”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传承。在今天“全球化”多元文化的相遇及碰撞中,我们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这种开拓、进取、创新之势。在我们睿智、冷静地对待从西方引进的“斗争哲学”时,我们还应该以一种多样化的视域关注、研习蕴涵着古代希伯来、希腊和罗马文化精华的基督教,传扬着阿拉伯、波斯等文化要素的伊斯兰教,以及体现着南亚及东方文化神韵的印度教等。中华文化的自立、自强,在当代也更加需要这种对外开放、相互学习、扬长补短的姿态、胸襟、胆识和气魄。这种态势可以充实自我、惠及他人,使整个人类文化发展能够更为深入、更加辉煌。
在9月2日上午的主题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魏德东教授反思了现代中国宗教研究从批判性到理解性范式转化的过程,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张桥贵教授总结了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共处的经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刚教授解读了道教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诸方面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李向平教授分析了“公共信仰”的定义方式及其构成路径,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安伦教授提出了宗教多元和谐关系形成与构建的理论设想,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赵匡为研究员论述了文化建设中的宗教文化问题,一系列学术观点富有真知灼见,令人耳目一新。
在9月2日下午和9月3日举行的学术研讨中,与会者还将围绕“宗教与少数民族文化、当代宗教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宗教管理与文化建设、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宗教和谐相处、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